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2024-03-15 阅读次数: 作者:吕继东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教育部、财政部2013年5月首批批复的14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继“211”、“985”之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旨在通过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
中心于2012年8月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组建。共建单位中三所高校均建有多个高水平创新平台,拥有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培育了大量的创新人才;三家企业是行业内最具研究实力和生产实力的单位,强强联合的模式形成了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的链条。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为我国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我国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水平;在轨道交通运营控制安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轨道交通移动装备安全三个领域,通过自主协同创新,形成切实有效的理论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关键技术、关键装备;解决运营控制系统的自主可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移动装备安全保障提升等三大问题。
· 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结合上述三大关键问题,设置五个研究方向:
·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发
· 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研发
·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安全与维护体系建立
· 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性能提升与更高速列车行车安全保障技术
· 轨道交通关键设备服役安全与高效节能技术体系
目前中心共聘任全职科研人员396人,其中正高级178人、副高级职称113人、中级及其他人员105人。根据中心的研发任务,目前的21个团队,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运营控制安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轨道交通移动装备安全等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