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时间:2024-03-16 阅读次数: 作者:吕继东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201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复,建设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北京市CBTC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形成CBTC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化验证环境和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安全评估的能力;将通过该平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先进技术与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体,为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安全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技术、人才、标准、试验、产业等方面的支撑,为形成一个集科研、开发、产业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提供核心技术源泉,整体战略定位见下图。
工程研究中心设置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核心技术、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集成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与认证、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安全检测四个研究方向。
1、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核心技术研究,主要研究车地安全传输技术、列车定位技术、安全系统设计等CBTC系统的核心技术。
2、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集成方法研究,主要研究CBTC系统的集成方法、系统测试技术及测试平台构建、CBTC系统设计及能力分析验证方法等。
3、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与认证,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标准及安全评估认证方法,着力构建适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评估系统,开展第三方的安全评估咨询等。
4、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安全检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备监测的技术和方法,构建安全检测的平台。
工程研究中心所在的课题组已攻克了CBTC系统的关键技术,所研制的CBTC系统各项功能和性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第一个立项研究、第一个出阶段成果的、第一个使用国家“首台套”政策建立示范工程、成套系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实用化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与国外进口装备相比,将在价格和技术服务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节省工程建设总投资,大幅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北京交通大学将其列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工程中心在资源分配上将单列,是相对独立、与院系平行的二级机构。同时在运营上将参照一个虚拟实体进行运作与管理,通过合作企业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聘请了不少专职的产品化与产业化技术与管理人员,围绕CBTC工程中心的定位与目标,统筹考虑,整合资源,同时又能够及时释放资源,通过资源来吸引各个方向的研究与凝聚,基本框架如下: